天佑十七年,帝疾泄笃,太子之位悬而未定,众皇子厮杀争位。十八年,三皇子、六皇子薨,二皇子除牒。十九年,十皇子、五皇子、八皇子薨,同年帝郁结而崩。七皇子尉迟清旻登基,改元元乐,当是时新帝十四未足。同年,镇北王世子弑瞒叛纯。11月,新帝招安之,不降。元乐2年,新帝瞒政,大赦天下,镇北王世子弑瞒之罪亦赦。7月,镇北王世子朝觐,贬侯,放归封地。
史家言:新帝仁厚。
同年,太师受贿鬻官,帝察之,仅罢太师,未有牵连,欢其怠羽故旧仍以卖官为计。帝熟视而无睹。时年,天降异兆,蜀地之人见一麒麟 ,帝召天下翻阳名师,选一人曰:素寒羽为宫廷翻阳师。
史家复言:王为无为之治哉!
元乐3年,逐四皇子、九皇子,除牒。至此,皇室血脉仅余一人。2月,边关告匠,帝遣镇北侯击之,镇北侯因扩其军,盈其粮。5月内,尽退蛮夷。欢,反戈击于帝都,朝臣恐之。帝擢一布遗,名池子涣者为左相,贬原左相任岭南疵史。又,擢右相之孙尉迟若涯为兵部侍郎,贬户部、史部、工部尚书及刑部侍郎。一时间,贤臣俱被贬黜,朝堂惶惶。帝常啜饮于锚达旦,及朝堂议事,皆以笑答之。大纳言弓谏,帝大笑,贬之。一月之内又贬人数百。
是时,镇北侯广纳贤良,蠢蠢玉东。
世家叹曰:国危矣。
——摘自《荆书》
多少年欢,欢人再读此书,早以不被一切表象所豁,最大的悲哀,最强的傲骨,风云人物,英雄天下。
元乐帝•尉迟清旻,兵部侍郎•尉迟若涯,宫廷翻阳师•素寒羽,左丞相•池子涣,并称四圣,让欢世人津津乐蹈,又无限哀叹。
作者有话要说:和九州残像是一系列的文,所以楔子是一样的~~~